关注亿融微信

获取最新动态

亿融手机端

获取最新资讯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行业资讯
你有这样的疑问吗?看看专家如何解答
来源: | 作者:作者:柳立 | 发布时间: 2024-06-24 | 5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这一方案对症下药,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精准施策,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对“以旧换新”,有人存在质疑。我们将如何理解“以旧换新”的意义。

Q:这是浪费,值得吗?

A:按传统观念,当然是浪费,不值得。旧的并不是不能用,为何要换呢?这种节约性的思维在供不应求的短缺年代是正确的,但在当今供过于求的剩余年代则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从个人或企业角度,能用不见得就用得舒服,就像各家都有家电,但很多功能不强且经常会坏,使人烦恼;每人都有房子住,但很多老旧、空间狭小与配套欠缺,令人不适;厂房都有设备,但很多陈旧落后,仍需人工操作,产出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佳,还要经常维护,让企业家头疼。

所以,要用得舒服,就必须以新的家电、住房或设备取代旧的。正是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取代完后用得更舒服了,就是消费或产业升级,就是值得的。这正是现代经济发展与增长的意义所在。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时代,我们追求经济发展与增长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既然如此,去掉旧的就不能说是浪费,或者说这种浪费是应该甚至必须的。如果实在是旧产品用得有了感情也只能忍痛割爱,只当作是为了生活更加舒服或更加美好升级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Q:人为地制造需求和GDP应该吗?

A: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这是应该甚至必需的。应该认识到,在供过于求的局面下,现代经济的需求就是要或只能是被人为地制造出来。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本质所在。凯恩斯在全球经济因供过于求而陷入大萧条的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增长缺乏需求动力的情形下,提出了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从而使GDP增长的理论,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及全球经济,不能不说是一个天才的洞见和贡献。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自然是人为的,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就是主张人为地创造需求,而其成功也正是政府按照他的理论人为地创造出了需求。这一人为性现在已少有人提出挑战。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凯恩斯的“挖坑理论”,即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雇两百人挖坑,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这样就创造了就业,从而提升GDP。如果说浪费,这可是典型的浪费,坑挖完又填满后一无所有,比我们的“以旧换新”虽牺牲了旧产品但获得了新产品要浪费得多了;如果说人为,这不但是人为,而且简直是无端的人为,比我们的“以旧换新”针对旧产品的缺陷更新至新产品要人为得多。但不得不承认,就刺激需求和经济而言,如此的“挖坑”却是有效的。所以对现代经济,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思维,应该放开和更新思路。

现在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人为制造需求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并提升经济质量,从而继续崛起的阶段。否则,经济增长就会较快地滑向全球平均水平,经济质量也难以大幅提高。

Q: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是更加关键吗?

A:的确,在供给端,今后我国经济继续崛起的关键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升、经济结构改善和市场机制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但经济发展需要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迈进与发力,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并不排除需求端“以旧换新”;非但不排除,而且相辅相成。这是因为,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成果最终是要通过需求端的“以旧换新”来实现,如科技创新的成果必须体现在更高质量的新产品上,而如果没有“以旧换新”,新产品没有需求空间,则科技创新的成果就没有市场和得不到应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