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厚重的汉五铢铜币、绚丽多彩的贵霜帝国金币、小巧精致的拜占庭查士丁二世金币……近一个世纪以来,古丝绸之路上曾经流通的各地货币陆续出土,从汉代至清朝,从东罗马帝国到莫卧儿帝国,一枚枚小小的钱币诉说着这条悠悠古道上的贸易盛况,也成为古代金融体系支持丝绸之路建设的有力见证。
跨越千年,金融丝路的故事还在续写。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勃勃生机,合作“朋友圈”逐步扩容,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规划图到实景图,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离不开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政策引领以及中资银行提供的坚实融资保障和多元化金融服务。
10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引领,完善监管规则,深化跨境监管合作,推动合规经营,加强风险防范,不断促进“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在政策引领下,中国银行业持续优化海外布局,完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网络,丰富金融服务体系和产品类型,满足多元化资金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45家一级机构。截至2022年末,政策性银行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贷款合计3.1万亿元,同比增长6.6%;大型商业银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贷款余额约2.3万亿元。在金融支持下,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秘鲁钱凯港、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风电项目等一个个重大项目拔地而起,极大补齐了当地基础设施短板。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中国银行业一直秉承着合作共赢这一重要原则,多年来,不断发挥国际化优势,积极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开展良好合作,支持其在全球的项目投资活动。2017年,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工商银行倡导设立了“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机制),为优化共建“一带一路”金融供给结构、增强共建国家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支持。
绿色是“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近年来,中资银行持续加大对共建国家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交通运输等领域支持力度,助推当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同时,中资银行发行多笔多币种绿色债券,引导全球资金汇聚“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得到全球金融业界的积极响应,成为促进共建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平台。
既着眼于宏大的标志性工程,又发力“小而美”的惠民生项目,中资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惠民生和促就业贡献金融力量。例如,中国银行独家融资支持波黑塞族共和国多博伊医院项目建设,惠及多博伊及周边8个城市约25万民众。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吸引入驻企业71家,直接解决就业3500人。另外,中资银行还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在教育助学、扶弱济困、文化传承等领域持续投入。例如,中国银行在匈牙利支持李斯特音乐学院设立“中国银行奖学金”,资助才华卓越但家境贫困的学院学生。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宁远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虽然投资规模较小,但具有减少贫困、促进就业等显著的社会效益,有助于发挥对外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共建国家民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扩大“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
可以期待,在下一个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银行业还将助力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谱写新篇章。